欢迎来到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登录 注册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刘均华 张米等:基于军民融合的运载火箭商业化转型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15

信息来源: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


基于军民融合的运载火箭商业化转型思考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刘均华 张米等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动军工行业从单一军品结构向军民品复合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大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健全国防工业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改革国防科研生产管理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国际资本进入航天科技领域的门槛都将被大大降低。

航天领域的商业化已经起步,民营企业进入航天热情高涨,长征火箭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只有通过商业化转型,提高研制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能让我国的金牌火箭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内运载火箭商业化现状

 

从商业化配套来看,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环境下,国内涉足宇航领域的民营企业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微小卫星研制应用、临近空间技术及应用(含太空旅游)等方面,这些领域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短期收益较大,受到民间资本的热捧。其中,空间运输系统领域商业化主要以探空火箭和小型运载火箭为主,例如深圳翎客航天科技公司已经开展多次探空火箭发射试验,正在规划从探空火箭到小型运载火箭发展;深圳欧比特公司也在规划介入低成本商业运载火箭研制。

从商业化发射来看,在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长征火箭长期以较高的性价比吸引用户,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正式进入国际市场伊始。但随着1999年美国《考克斯报告》的出台以及随后ITAR法案的不断加严,长征火箭国际市场份额因此锐减。至少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无法发射国外制造的通信卫星,保持“十二五”期间年均一发的国际市场份额存在相当难度。国际发射服务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长征火箭却因受限无法参与竞争,如何提高自身技术实力、破除美国禁运法规制约是中国航天面临的重大难题。

从商业化品牌运作来看,“长征”和“LM”标志(英文“Long March”缩写)一直都是国内外家喻户晓的运载火箭品牌,该品牌及相关标示长期被保护使用,但其背后的商业价值并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

从商业化资本运作来看,该行业涉及到国家战略安全和大量的国家秘密,长征火箭研制生产领域一直以来都是一般投资者的投资禁区。近几年虽然民用产业板块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是涉军业务和优质核心资产的证券化率仍然比较低,上市公司产业规模小而分散。

 

运载火箭商业化转型的必要性

 

航天科技属于高投入、高风险行业,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和北斗工程等,国家都投入了巨额资金。航天科技同时又是高附加值行业,商业化可以为长征火箭发展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市场竞争力。

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容量和利润空间巨大。近年来,国际太空事业商业化、全球化趋势加快,军事和民用太空项目不断发展,2014年全球航天产业经济总量约3300亿美元,商业航天在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中的比重已经达到76%,成为各国航天活动的主体。有数据显示,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以拉动7-14美元的回报。

低成本运载火箭需求日益增大。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卫星等航天器的依赖越来越强,商业卫星发射需求逐渐增大,全球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对低成本运载火箭需求日益迫切。长征火箭依然沿袭了五十多年前传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展模式,产品和服务价格居高不下,在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竞争力受到较大影响。对比来看,伊隆﹒马斯克认为SpaceX公司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将成本控制发挥到了极限,其成本控制甚至比以发射成本价格低廉著称的长城公司还有优势。   

运载火箭商业化已经具备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发展商业航天大气候已经初步形成。航天领域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量子通信、增材制造、脑控技术等颠覆性技术及探索性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将有力推动跨国家、跨地区、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联合研究开发和应用,为航天商业化提供了有力条件,形成一系列投资热点。

商业化有助于运载火箭企业降低成本。目前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航天产品研制配套中,一些通用设备、基础性电气单机、服务保障类零部件产品配套等已经逐步被放开。长征火箭企业只有通过商业化,对外扩展优质配套范围,引进民营企业配套,才能改变原有配套体制的诟病,从根本上降低型号研制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成本。

商业化有助于运载火箭企业提高效率。长征火箭企业需要构建商业化运行模式,对内缩减管理层级,简化决策制定和传递的流程,加快研制生产进度,提高管理效率。并通过完善“去型号化”的货架式产品体系,便于企业挑选货架产品完成运载火箭的快速研制和集成,提高生产效率。

商业化有助于运载火箭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国家一方面鼓励将航天技术应用到民用领域,长征火箭企业通过火箭技术应用转化,拓宽利润来源,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也鼓励民营资本参与航天企业发展,通过商业企业加盟、引入民营资本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借助外力打破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体制坚冰,创造新的规模增长点。

运载火箭商业化转型途径

 

如何推动长征火箭商业化发展进程,通过构建有效的商业化模式来提升管理水平和研发效率,进而降低成本并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是中国航天必须思考的问题。

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商业化、国际化发展模式。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航天科技工业管理体制、观念和方法,从总体上看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旧体制、旧机制与新环境的冲突,已经制约着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面对全球航天商业化发展以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趋势,应立足我国实际国情,突破传统观念,提升市场意识,锐意改革,寻求航天科技工业在商业化形势下的体制创新,探索商业化运营、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开拓商业航天运输系统市场,以实现航天强国的目标要求。

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破除美国禁运法规制约。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航天商业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航天产品在成本价格、技术性能及质量方面存在的差距,影响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有关法案对中国的禁运法规,直接针对的是中国无法自身生产或通过其他国家获得的卫星零部件及相关技术,以限制卫星、火箭技术的扩散为发端,间接堵塞了长征火箭的发射服务业务渠道,加大了开拓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的难度。很多卫星项目只因部分零部件来自美方而受到限制,如中国航天能够给客户提供替代方案,则能够实现在国内发射。可以瞄准有航天发展需求的国家,尝试为其提供发射、测控、火箭产品一体的集成服务。同时加强航天产品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形成能带动经济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的主导产品,建立健全国际市场渠道,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高度重视可靠性,加大产品质量管控力度。航天领域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领域,航天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航天产品的研制是复杂的巨系统,质量问题始终是航天的重中之重,在追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同时,必须加大对高可靠性的投入,注重加强航天产品的质量管控力度,大幅提升现有航天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机制,总结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升管理水平,推进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为确保成功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正确处理市场采购模式与关键技术之间的关系。航天所需要的设备可以市场采购,但并不是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采购,部分特殊要求的部件,需要掌握其核心技术才能予以区别。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上的产品大多难以满足航天需求。与此同时,各国对航天技术都有严格管控,相互保密,目前国际上航天领域并没有类似航空领域的资质认证标准,这也让国际市场上采购产品的可靠性保证成为问题。长征火箭未来发展过程中,要依靠核心关键技术带动货架式产品体系的完善,尽可能采用通用产品和生产设备,打造具有基础功能的运载火箭集成平台和适应性模块,实现运载火箭的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加大民营资本参与军转民项目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深度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航天企业市场化转型的重要抓手,通过开放配套、资本运作等方式,和民营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市场导向、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吸纳社会资本融资,推动和引导各类资源要素重组整合。从产品配套角度,国家在航天领域鼓励多种经济形态并存,推行相对宽松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引进资质过硬、技术可靠的非航天领域企业或者民营企业进入,为长征火箭的研制生产提供技术配套服务,以解决小批量、多型号带来的成本问题;从资本运作角度,整合主业板块资源,借助现有成熟的上市公司平台,循序渐进地将优质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大力推动经营性资产板块率先整体上市,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7]。

实施品牌战略,挖掘长征品牌背后的商业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长征火箭品牌已经积累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一方面,可以将品牌商标延伸应用到运载火箭技术转化而来的民用技术和产品上,借助长征火箭的高标准、高品质,来提升用户对民用技术和产品的认同感,并实现产品价值增值;另一方面,在商业航天发射服务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广告宣传策划,学习城市公交和民航的营销经验,以火箭箭体为载体进行商业广告招标等。

加强标准制定,引领运载火箭未来发展走向。随着世界格局多元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标准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对于航天科技工业来讲,型号纷繁复杂,工业水平特别是制造业水平参差不齐,运载火箭商业化必然会带来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建立统一的标准化参考架构,避免市场的无序竞争,将是中国航天领域面临的很大难题。作为国家队的长征火箭企业,必须凭借自身多年积累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工艺能力优势,建立一套覆盖全面、完整配套、先进适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载火箭标准体系。除了型号标准体系外,后续还应建立军民融合领域和民用产业的标准,不断优化完善。

   在当今国际太空事业商业化、全球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我国长征火箭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商业化转型是解决传统模式下运载火箭研制成本过高、配套体制封闭、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运载火箭企业通过构建高效的商业化模式,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研发效率,提高产品核心竞争能力,推动运载火箭的通用化、模块化发展,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建设和全面实现商业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