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  登录 注册

着力打造“五支队伍” 推动融合“落地生根”

来源:中国军网    发布时间:2017-07-03

■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晋豫



“国以才兴,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创新事业呼唤新型人才。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伟大目标,实践呼唤我们,必须着力打造好“五支队伍”,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落地生根”。

打造一支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战略筹划的领导人才队伍。“世界眼光”是指对于世界军民融合发展趋势的预见性,以及观察世界各国特别是军事强国军民融合发展动态的敏锐性。战略筹划则是指领导者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高度,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局性、根本性和前瞻性问题所进行的超前谋划。思深益远,谋定后动。愚者沉溺回忆,智者善于眺望。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陈旧的眼光感受不了任何新景象。”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善于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紧密结合本国实际,从战略高度搞好统筹谋划,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获得战略利益的前提。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战略性更要求领导者必须具备宽广的世界眼光、高超的战略筹划能力。打造一支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战略筹划的融合发展领导人才队伍,重要而紧迫,应当成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打造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精通管理艺术的管理人才队伍。企业管理有句经典名言:高层管理者做正确的事,中层管理者正确地做事,执行层人员把事做正确。从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角度看,对管理者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更具体,道德、决策、绩效、竞争等诸多理念都要具备,并力求达成完美统一。管理者应具备的融合着眼点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仅在经济效益,而是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道德理念;实事求是、尊重融合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决策理念;狠抓落实、讲究战斗力与生产力同步提升的融合绩效理念;注重融合力与竞争力相统一的新型竞争理念。同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管理者还必须掌握运用辩证思维,善于分析融合全局,能够运用系统思维优化融合全局,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激活融合全局,能够运用前瞻思维预见融合全局和运用底线思维稳控融合全局。

打造一支把握融合发展技术大势、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家队伍。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动力在创新,出路也在创新,必须打造一支能够把握融合发展技术趋势,同时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家队伍。按照习主席的要求,这支队伍必须具备主动发现、培育、运用可服务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前沿尖端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能力,具备捕捉军民融合发展潜在增长点的能力,并善于实现这些技术与满足军事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机统一,发挥技术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推动作用。

打造一支善于贯彻技术路线、精于推动成果运用的工程师队伍。工程师作为具有从事工程系统设计、操作、管理和评估能力的专业人员,与科学家有着明显区别,其中最大区别在于,科学家的工作重点在对大自然的探索中发现普遍法则,而工程师的工作重点则在运用这些普遍法则改造世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伟大战略更是生动实践,需要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运作、系统管理和系统评估。这就决定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打造一支强大的科学家队伍,同时还必须打造一支能够承担对融合项目进行总体控制,对融合质量、进度、成本、技术以及风险等进行科学管理,以确保融合工程落地、开花、结果的工程师队伍。

打造一支切实掌握两用技术、具有两用产品制造能力的技术工人队伍。众所周知,劳动是从科学技术到生产力这一转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影响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同样也是生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涉及军民两用技术,涵盖航天、航空、船舶及电子等一系列领域,技术复杂,更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如果没有一大批切实掌握军民两用技术,并能够运用两用技术制造两用产品的融合发展技术工人,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难以完成向生产力和战斗力的转化。曾多次荣获大奖的马伟明院士说得好:“由于我们国情原因,我们不仅要做科学家的活儿,还要能做工程师的活儿,甚至还要干工匠的活儿,才能把东西做出来。”高级技工紧缺,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年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软肋”。有鉴于此,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务必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把打造一支切实掌握两用技术,具有两用产品制造能力的融合发展技术工人队伍,作为一项突出的现实任务。